浙江省化学品安全协会欢迎您!

会员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会员信息会员信息

巨化集团:巨化蝶变背后的改革实践

来源:阳光巨化 发布时间:2023/03/22

       在浙江“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的征程上,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成为改革路上的重要课题。近日,新华社《高管信息·浙江》总第889期刊登了《巨化蝶变背后的改革实践》一文,新华网浙江频道同步刊登,深入报道巨化集团多年来通过全面创新,成功从支农化工产业转型为新型氟材料的国际巨头,解决一系列“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填补国内空白的生动实践。今天“阳光巨化”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1679472808327514.jpg1679472818501611.jpg

       六十多年来,巨化集团不断聚焦国家战略,几经蝶变,成为全国最大最先进的氟化工制造基地。巨化的成功转型不仅展现了国企改革的科创力量,更是“链主型”企业带动当地经济协同发展、提质增效的成功实践,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01、 自我革命数次创业 抓住氟化工升级新赛道

       从冷却液到食品保鲜膜,再到防霉墙布,这些常用品中的含氟新材料,是巨化集团转型升级的新赛道。这是在巨化成立之初,未曾想过的创业之路。

       1958年5月11日,巨化动工兴建第一套生产装置电石炉,其后相继建成电化厂、合成氨厂等,标志着新中国第一个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安装、自主试车安全投产的大型化工联合企业成立。由此,巨化完成了第一次创业,跻身我国八大化工基地之列。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的变化,单一支农产业无法支撑企业整体运营,在历经8年艰难论证的基础上,1990年巨化开始寻求向氟化工转型。1994年2月,巨化集团与俄罗斯国家应用化学研究院合资的浙江巨圣氟化学有限公司举行签字仪式,迈出巨化向氟化工产业转型的重要一步。随后,巨化集团不断淘汰落后产能、抓住国家拟建具有国际水平的氟化学工业基地等契机,迅速建成了以氟化工为核心,煤化工和盐化工为支撑的我国最早、最大的氟化工基地。

02.jpg

       近年来,巨化集团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作为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发展化工新材料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开启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发展电子化学品、功能性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培育新增长点,同时拓展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巨化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可以说,巨化的每一次创业都是一次精准的审时度势,收益也呈现几何式增长。”

       巨化集团通过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浙江省“尖峰”“尖兵”“领雁”“领航”等计划,开展前瞻性开发和现有存量二次创新,主导产业竞争力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新型氟制冷剂、高端氟材料系列、航空航天新材料构件等项目取得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打破了多项国外技术垄断和封锁。旗下氟制冷剂、甲烷氯化物、PVDC等16大类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2020年巨化集团成功研发出一系列性能优异的电子氟化液产品,填补了国内高性能大数据中心专用冷却液的空白,产品主要指标性能优于国外垄断产品。开发的浸没式冷却液为“算力底座”降温,是巨化集团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的又一个缩影。

       巨化股份1月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主要产品产销量同比增长、价格同比上涨,使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盈利水平同比大幅提升。


02、 科技创新蓄势能 数字改革激发内生活力

       走进巨化集团下属宁化公司有机氯、有机醇装置现场,技术人员正在加班加点对装置进行技术改造。2022年,该公司已完成甲烷装置尾气活性碳纤维吸附回收、液相法氯甲烷20酸减量化等10余项技改攻关项目,装置能耗显著下降,提质增效成果显著。

       这仅是巨化集团坚持创新驱动众多场景中的一个缩影。强化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是科技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落脚点,也是工业“稳增长”的活水源头。“产业插上数字化的翅膀,发展走上高质量的道路。”巨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黎旸说,2022年,巨化营业收入等经营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化工主业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03.jpg

       围绕浙江省“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巨化集团全面提升创新实力。2022年,集团完成小试成果16项、中试成果8项、产业化成果8项,获中国石化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在技术应用方面,超重力、微反应等节能新技术扩面推广,其中纳米气凝胶新型保温材料试用成功,节能机泵等二次创新持续深化,节能减排降碳成效显著。同时,巨化集团还新承担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5项,与浙江大学联合申报的浙江省高端化学品技术创新中心也成功揭牌。

       成效的背后,是坚持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变革突破蓄起的强劲势能。巨化集团以“零手动、零备机、零距离”为目标,扎实推进企业数字化改革。“零手动”全面降低员工劳动强度。集团完成148套化工装置改造,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安全环保本质水平和节能减排降碳指标全面领先行业。集团的含氟新材料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入选“全国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集团旗下氟化公司成为首批“工业互联网+安全”试点企业。超前的“零备机”理念,使企业全年高故障动设备故障率大幅下降。而在“零距离”目标管理下,巨化e人、人资数字化、合同管理、集量采购等一批智慧管理项目落地,集团旗下2家公司被纳入国家级“科改示范行动企业”。

       2022年9月6日 ,巨化集团再次入选“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并首次上榜“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


03、发挥“链主”带动效应 做好地方经济“聚宝盆”

       巨化集团自成立之始,便与衢州市连成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2020年,衢州市政府印发《衢州巨化一体化高质量建设高端电子材料“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巨化作为支撑衢州经济高质量发展“链主型”企业的重要地位。

       原材料、人才、技术等“聚宝盆效应”不仅体现在企业自身,产业链优势更是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吸引了一批有实力、前景好的企业在衢州落地。

       华友钴业、韩国晓星、多氟多、辽宁鸿盛等一批重点企业,因为巨化进驻衢州,在衢州形成氟硅钴锂产业集群。在巨化集团的强力支撑下,衢州不仅拥有全球领先的氟化工基地,更是有机硅、无机硅产业重镇,金属钴产业龙头,锂电新材料新高地。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在这里得到延伸。

04.jpg

       通过衢州巨化一体化发展,一些基础配套设施和行业也实现了共用共享。集团不但给工业园区企业提供热、汽、水等公共服务,提供生产所需的化工原料,还承担了大部分的污水和固废处理。此外,巨化集团还参与投资上亿元的综合输送管廊建设,将厂区内的蒸汽、工业水、氢气、氨气等原辅料输送给附近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的众多企业。园区内60余家企业用上了巨化的蒸汽,每年供热近百万吨。50余家企业的污水回送巨化综合污水处理厂处理。

       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巨化集团“磁吸效应”的体现,更是企业社会责任担当的展现。多年来,巨化通过引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团发展,不断创新突破,最大程度发挥“链主”龙头带动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赋能。

       而将来,巨化这艘巨轮,仍将继续乘风破浪、全速前行。